序號 |
類別 |
編號(未編) |
項目名稱 |
申報地區(qū)或單位 |
1 |
一、傳統(tǒng)音樂(共計1項) |
Ⅱ-11 |
鑼鼓藝術(shù)(云安八音) |
云浮市云安區(qū) |
2 |
二、傳統(tǒng)舞蹈(共計3項) |
Ⅲ-1 |
英歌(潮安文里英歌舞) |
潮州市潮安區(qū) |
3 |
Ⅲ-2 |
獅舞(從化貓頭獅) |
廣州市從化區(qū) |
4 |
Ⅲ-4 |
龍舞(平湖紙龍舞、 雷州南門高蹺龍舞) |
深圳市龍崗區(qū)、 湛江市雷州市 |
5 |
三、傳統(tǒng)戲劇(共計3項) |
IV-8 |
木偶戲(紫金提線木偶戲、 羅洞木偶戲) |
河源市紫金縣、 汕尾市曲河縣 |
6 |
IV-11 |
采茶戲(封開采茶戲) |
簽慶市封開縣 |
7 |
IV-13 |
宙劇 |
湛江市 |
8 |
四、曲藝(共計1項) |
V-5 |
粵曲 |
佛山市南海區(qū)、 佛山市順德區(qū) |
9 |
五、傳統(tǒng)體育、游藝與雜技(共計2項) |
VI-2 |
詠春拳(廣州天河) |
廣州市天河區(qū) |
10 |
VI-4 |
莫家拳(惠州) |
惠州市仲愷高新 技術(shù)產(chǎn)業(yè)開發(fā)區(qū) |
11 |
六、傳統(tǒng)美術(shù)(共計6項) |
Ⅶ-1 |
剪紙(田氏剪紙、揭陽剪紙) |
深圳市、揭陽市 |
12 |
Ⅶ-3 |
燈彩(虎頭花燈) |
恵州市龍門縣 |
13 |
Ⅶ-4 |
粵繡(珠繡) |
潮州市 |
14 |
Ⅶ-6 |
象牙離刻(象牙微離) |
廣州市越秀區(qū) |
15 |
Ⅶ-11 |
灰塑(開平灰塑、雷州灰塑) |
江門市開平市、湛江市雷州市 |
16 |
Ⅶ-22 |
彩扎(遂溪獅頭) |
湛江市遂溪縣 |
17 |
七、傳統(tǒng)技藝(共計7項) |
Ⅷ-1 |
廣彩丸燒制技藝 |
廣州市荔灣區(qū) |
18 |
Ⅷ-13 |
莞草編織技藝 |
東莞市 |
19 |
Ⅷ-25 |
廣式臘味制作技藝 (湛江坡頭臘味制作技藝、 高炒矮仔腸制作技藝) |
湛江市坡頭區(qū)、 東莞市高境鎮(zhèn) |
20 |
Ⅷ-26 |
鼓制作技藝 (石龍新昌鼓制作技藝) |
東莞市石龍鎮(zhèn) |
21 |
Ⅷ-28 |
粽子制作技藝 (庾家粽制作技藝、 蛤萎棵制作技藝) |
東莞市萬江區(qū)、 湛江市霞山區(qū) |
22 |
Ⅷ-29 |
草竹編織技藝 (外砂織席技藝、 三灶竹草編織技藝) |
汕頭市龍湖區(qū)、 珠海市金灣區(qū) |
23 |
Ⅷ-49 |
配制酒傳統(tǒng)釀造技藝 (井華酒傳統(tǒng)釀造技藝) |
|
24 |
八、傳統(tǒng)醫(yī)藥(共計2項) |
IX-2 |
中醫(yī)正骨療法(蔡氏中醫(yī)正片) |
揭陽市惠來縣 |
25 |
IX-4 |
針灸(嶺南陳氏針法) |
廣東省中醫(yī)旎 |
26 |
九、民俗(共計6項) |
X-3 |
廟會(茶園游會) |
東莞市茶山鎮(zhèn) |
27 |
X-4 |
民間信俗(盤古王誕、 粵劇八和祖師誕、 華陽珠珍娘娘信俗、 西來古剎祈福、 沙溪三月三、 牛王誕、 曹主娘娘信俗、 關(guān)帝侯王出游) |
廣州市花都區(qū)、 廣州市荔灣區(qū)、 汕頭市潮陽區(qū)、 惠州市患東縣、 中山市沙溪鎮(zhèn)、 清遠市連©壯族 瑤族自治縣、 清遠市英德市、 佛山市順徨區(qū) |
28 |
X-15 |
端午節(jié) (淇澳端午祈福巡游、 古勞三夾騰龍、 大城所端午節(jié)游旱龍、 龍眼點睛習俗) |
珠海市、 江門市鶴山市、 潮州市饒平縣、 佛山市順德區(qū) |
29 |
X-16 |
祭祖習俗 (斗門趙氏家族祭禮、 鳳陽宗祠祭典) |
珠海市斗門區(qū)、 云浮市羅定市 |
30 |
X-48 |
元宵節(jié) (元宵舞龍、 拂秋千) |
惠州市息東縣、 汕尾市海豐縣 |
31 |
X-55 |
婚俗 (大亞灣漁家婚嫁) |
惠州市大亞灣 經(jīng)濟技術(shù)開發(fā)區(qū) |